單螺桿泵5大特點
單螺桿泵5大特點
1、單螺桿泵每種塑料,都有一個抱負塑化的加工溫度規模,應當控制料筒加工溫度,使之挨近這個溫度規模。粒狀塑料從料斗進入料筒,首要會抵達加料段,在加料段必然會呈現干性磨擦,當這些塑料受熱缺乏,熔融不均時,很易形成料筒內壁及螺桿外表磨損。一樣,在壓縮段和均化段,假如塑料的熔融狀況失調不均,也會形成磨損增快。選用泵的標準是依據被運送液體的性質和流量、壓力來決議的,而泵的轉速則由運送液體的粘度和腐蝕性、作為主要參數來選擇,才干確保泵牢靠運行。
單螺桿泵的規劃轉速為運送清水或清水相類似的無腐蝕性液體時答應高轉速,在實際使用中因介質性質與壽數需求不一樣,選用時通常都應低于規劃轉速。對高粘度和含顆粒介質,通常選用規劃轉速的 1/2-1/3 或更低些,低轉速對泵的磨損有利,但在使用后因為定子的磨損流量降低,這時可適當進步轉速,以抵償流量降低也為常策。
運送介質的溫度應在 -10 ℃~80℃_情況可高達120℃。
2、單螺桿泵轉速應調校妥當。因為有些塑料加有強化劑,如玻璃纖維、礦物質或其他填充料。這些物質對金屬原料的磨擦力通常比熔融塑料的大得多。在注塑這些塑料時,假如用高的轉速成,則在進步對塑料的剪切力的同時,亦將令強化相應地發生更多被撕碎的纖維,被撕碎的纖維含有尖利末端,令磨損力大為添加。無機礦物質在金屬外表高速滑行時,其刮削效果也不小。所以轉速不宜調得太高。
3、螺桿在機筒內滾動,物料與二者的沖突,使螺桿與機筒的作業外表逐步磨損:螺桿直徑逐步減小,機筒的內孔直徑逐步加大。這樣,螺桿與機筒的配合直徑空隙,跟著二者的逐步磨損而一點點加大。但是,因為機筒前面機頭和分流板的阻力沒有改變,這就添加了被擠塑物料行進時的漏流量,即物料從直徑空隙處向進料方向流動量添加。成果使塑膠機械生產量降低。這種表象又使物料在機筒內停留時間添加,形成物料分化。假如是聚乙烯,分化發生的氯化氫氣體加強了對螺桿和機筒的腐蝕。 單螺桿泵的每級(定子的一個導程)正常壓力為 0.6Mpa,短時間(不超過30分鐘)內答應高達0.8Mpa,當磨損后在一樣輸出壓力時的容積功率要逐步降低。?
泵送清水時高吸程為 8米,實際使用主張不超過6.5米,當泵送高粘度介質時,應以正壓吸入。?
4、 物猜中如有碳酸鈣和玻璃纖維等填充料,能加速螺桿和機筒的磨損。
5、 因為物料沒有塑化均勻,或是有金屬異物混入猜中,使螺桿滾動扭矩力俄然添加,這種高粘度泵扭矩超出螺桿的強度限,使螺桿扭斷。這是一種非常規事端損壞。